到银行存定期,要牢记这“5不要”,很多人在存款时都中招了
我国民众向来就有存钱的习惯,使得我国的储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,尤其是最近这两三年,人们为了给自己更多的安全感,在社会全面放开后反而迎来了“报复性存款”小高潮。
那么大家在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的时候,往往都会选择利率较高的定期存款业务,因为定期存款的利息相对较高而且办理过程和手续没有那么繁琐。
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?银行内部人员透露道,在银行存定期一定要牢记“5不要”,否则到时候中招了吃亏的可是自己。
在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看来,定期存款业务就是把钱交给银行就行了,大家对银行都充满高度信任,甚至有的时候直接把钱交给业务员后自己就全然不顾,委托业务员帮自己全程办理业务。
然而不管再大的银行,对于任何工作人员大家都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认知,在办理定期存款业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,大家都应该该亲力亲为。
亲自参与并确认好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节,尤其是银行卡密码、存款利率、存款年限等关键环节更要了如指掌。
因为即使这些工作人员都是心存善意,但是也难免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疏忽纰漏,从而造成自己钱财的损失而自己还浑然不觉,有的老人甚至在几年后来取钱时才发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。
许多人可能在手中持有一定的积蓄后,会前往银行将自己所有的存款都办理成定期业务,因为这样可能会将自己的存款利益最大化。
但是建议大家尤其是老年人一定不要把所有存款全都存成定期,一定要留取一部分备用的灵活资金。
因为大家可能会忽略的一点是,在日常生活会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,而这个时候急需资金周转。
如果大家将存款全部办成定期存款,在关键时候将钱提前取出就会承受巨大的利息损失,因为提前取钱的话银行只能按照活期利率给与利息。
近些年来许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巨大的压力,因此在客户前往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,银行工作人员都会极力向大家推荐一些投资理财产品。
一些老人在银行工作人员对理财产品高回报率的介绍中,往往会降低投资的风险意识,认为购买理财产品就是稳赚不赔,从而不断心动甚至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都拿来购买理财产品,而不再办理定期存款。
严格来讲理财产品本质上还是属于投资,只要是投资行为就会具有一定风险。只不过在前些年的经济形势下可能大部分理财产品运营发展较好,不少投资者或者老人都有可观的收益。
但是如今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尚不明朗,建议大家在没有充足把握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最为稳妥的定期存款,至少还能够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。
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办理好定期存款业务后就万事大吉,自己如果不急用钱的话就把钱放在银行不管不问,认为银行能够妥善的帮助自己处理好这些存款,自己只需要安心的收取利息即可。
然而实际上一旦存款到期后,大家如果没有及时前往银行将自己的存款办理定期续存业务的话,自己的定期存款将要被银行按照活期存款进行处理。
如此一来这些存款的利息将会大幅下降,直到自己看到利息收益明显减少才会懊悔不已。所以大家在自己的定期存款到期后,一定要亲自前往银行办理续存业务,因为银行不会主动帮你继续转存定期。
虽然大家一直以来十分信任银行,但是仍然建议大家不要把所有存款都在同一家银行办理定期业务,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地方银行。
在前不久还爆出某些地方银行接连破产的消息,那么在一旦遇到这种情况,自己的存款可能就会遇到极大风险,所以大家尽量将自己的存款分散在不同的银行,并且最好是选择国有大银行。
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定期存款就是把钱交给银行然后万事大吉,而是一定要牢记这“5不要”,否则一旦遇到风险就会追悔莫及。
大家对此事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呢?快来评论区一起分享讨论吧。
健康安德里亚6o:现在的建行实在可怜,吸收存款同时把存款变成取款,而且还有取款凭证,7万元存款当天,网上叫卖声叫抢号,银行还给u盾,操作起来两个多小时,想起来真可怕,回家后没有存款凭据,查监控吧,数掘消失,存款当天竞签了凭证,找谁呢?建行如此行为,谁为百姓作证,公理何在?
聪慧诚意金融:手机上操作定期存款不可靠,没有存折和存单,到时自己都忘了多少钱
十月秋风寒:把闲钱分为三份,用一年,两年,三年分别存入定期,一年的到期后存三年定期,两年的到期也存三年定期,三年的到期同样存三年定期,这样每年都会有一笔存款到期,解决了资金流的问题,也不影响存款利息。
沧海不见:一般都不去银行了。直接手机银行上操作。随时可查看。
爱梅熙:如果有活动利息好的可办理自动转存。
雨后彩虹2278816:存款还可以考虑理财就算了吧。提醒的好必须给文章点赞[赞][赞][赞]
心雨98337:高度信任银行🏦就是自己吃苦头的开始。
宗宗107250896:存到米国银行
可靠书签qX:现在银行工作人员都不可信了。
元气麻酱vW:现时期的银行比起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差很远了,现在套路多、诚信方面都差池!!
啊东259:银监会撤掉了吗?为什么不去管管。